会计审计准则出来的时候刷屏并没有那么明显,敢对准则进行解读的只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前几大所的技术部;一条税务政策变了一夜之间朋友圈满屏“解读”,无论是税官、中介、或者企业人士都敢冠以解读等噱头性标题。
这个是不是都在说明会计业务真的渐渐在税务化。
1、需求决定
在一边结构性减税下,一边国家税收整体增长,纳税人面临的征管压力正在升级,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流出,是真金白银;而会计核算的利润,都是烂在锅里的肉,会计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上的核算出来最精确的估计,实质就是那边,不会凭空产生真金白银(非上市公司而言)。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会计准则是一门通用的语言,而对于暂时或者不考虑资本市场的企业而言,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又有多少呢?管理会计的提出不正在冲击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企业可以DIY自己的需求,符合个性化需求。
2、解读难度
会计准则是导向化的,而税法政策是具体规范;原则化和导向化的要求下,用词会更抽象,因为只有抽象的表述才可以更好的指导实务;而税法政策需要具体落地,故而其用词会更聚象,只有通俗易懂的才不容易产生理解偏差。
学习会计准则会感慨可以这么抽象难懂;学习税法政策会感慨汉语言的博大,解释可以各不相同。
会计准则可以在公众面前解读的人群是非常少的,一般只有四大和国内前几大的技术部才会有相关解读。而税务敢冠以解读的标题,真的太多了,同一政策,在不同背景和学识的“解读”都会存在差异,中介、税官、企业人士都会有站在自己视角的切入。
3、惩罚力度
一般只有涉及资本市场的企业才会面临会计相关的监管压力,思成经常感慨,会计准则是为资本市场服务的……
而对于小企业的,面临的会计监管压力并没有那么显现,反而是税收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因为税负整体偏高,在资本积累的原始期间或者前期,在税上动手脚……
4、市场定位
中小企业税务化,大型企业会计化,或许就是真实写照。
其实大企业对于税收也是迫切的需求,原因也是“钱”字,而且大公司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是远远高于中小企业,但是其对税务服务的要求和期许也更高。“税”谁都逃离不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感受到这个变化……
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于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供用户参考。若发现内容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service.aliyun.com 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的相关内容。